今天大學路小編整理了2023廣州體育學院在北京高考專業(yè)招生計劃人數(shù)一覽相關內容,希望能幫助到大家,一起來看下吧。
1、廣州體育學院在北京的新聞學專業(yè)招生人數(shù)為2人;
專業(yè)名 | 省份 | 年份/批次 | 計劃人數(shù) | 選科 | 科目類型 |
---|
廣州體育學院位于粵港澳大灣區(qū)中心城市廣州市中軸線上,是新中國最早創(chuàng)建的體育高校之一,也是華南地區(qū)唯一獨立建制具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體育高等學府?,F(xiàn)有在校本科生6707人,全日制研究生998人。
學校堅守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,秉持“德厚學博、文精武杰”的校訓,踐行“行勝于言、止于至善、自強不息、拼搏奉獻”的廣體精神,扎根粵港澳大灣區(qū)培養(yǎng)高質量復合型體育專業(yè)人才。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“揚嶺南體育文化、育南國體育人才”的辦學特色,成就以體育學科為主體、多學科融合共進的建設新格局,為國家和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(fā)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。
辦學歷史悠久。學校創(chuàng)辦于1956年,原地址設在廣州市二沙島;1958年正式掛牌成立;1960年與原廣東體育學院合并,遷入現(xiàn)址;1963年華南師范學院體育系合并到廣州體育學院;1969年廣州體育學院合并到原廣東師范學院體育系;1975年廣州體育學院單獨復辦,恢復校名并沿用至今。學校于1979年開始研究生教育;1985年成為廣東省首批體育學碩士學位授權單位;2000年獲得港澳臺碩士研究生招生權,2005年獲得體育專業(yè)碩士招生權;2006年獲得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;2007年招收國外碩士留學生;2009年成為廣東省新增博士授權立項建設單位。時光流轉,薪火燃光。自建校以來,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,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、共命運。*、周恩來、*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接見廣州體育學院優(yōu)秀學子并鼓勵他們?yōu)閲鵂幑?,為學校奠定了生生不息的發(fā)展基礎和精神底蘊。廣東省原副省長曾生、廣州市原市長朱光、廣州市原副市長孫樂宜曾先后擔任學院主要領導,成為廣州體育學院不斷取得長足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。
黨建引領守正創(chuàng)新。學校堅持以*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,貫徹黨的教育方針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。近年來,學校獲評“廣東省黨建工作示范高?!保@評首批全國黨建“雙創(chuàng)”工作樣板黨支部1項,現(xiàn)有“廣東省高校‘學習型、服務型、創(chuàng)新型’黨支部”2個、“全省黨建工作標桿院系”3個、“全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”5個、教師黨支部書記“雙帶頭人工作室”2個。
學科專業(yè)布局合理。學?,F(xiàn)設有12個二級學院,20個本科專業(yè)。涵蓋教育學、經濟學、管理學、藝術學、文學、醫(yī)學6大學科門類,擁有體育教育訓練學、體育人文社會學、運動人體科學、民族傳統(tǒng)體育學、休閑體育學、體育新聞傳播學、運動康復學、運動醫(yī)學等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,以及體育、新聞與傳播等2個專業(yè)碩士學位授權點。學校體育學一級學科是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,舞蹈表演為廣東省優(yōu)勢重點學科,新聞學為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,學科建設精準定位、優(yōu)化布局成效顯著。體育學作為教育部學科評估“B”類學科,在“軟科中國”最好學科排名中逐年上升,自2021年起進入全國前11%—13%行列。學?,F(xiàn)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(yè)建設點2個,國家級特色專業(yè)建設點3個,省級一流本科專業(yè)建設點8個;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,省級一流課程17門,其中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門?,F(xiàn)有省級教學團隊8個,省級課程教研室2個(其中虛擬教研室1個),省級實驗教學中心9個,省級校企聯(lián)合實驗室2個,省級科產教融合實踐教學基地2個,省級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12個,省級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創(chuàng)新實驗區(qū)3個,省級示范性教師教育實踐基地9個。2018年以來,獲得了包括7項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在內的10項省部級以上教學獎勵。
師資隊伍建設態(tài)勢良好。學?,F(xiàn)有專任教師653人,博士教師比例27.56%,擁有一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、國家重點研發(fā)計劃評審專家、國務院*特殊津貼專家、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、全國和省級優(yōu)秀教師、“廣東省特支計劃”教學名師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、國家體育總局“優(yōu)秀中青年專業(yè)技術人才百人計劃人選”和國家體育總局決策咨詢專家;國內外客座教授、*教授20余人;國際級裁判27人、國家級裁判45人。具有國家體育總局授予的一級裁判員、一級運動員審批權。多位教授在國內外學術組織擔任要職,在國內外學術期刊擔任編委。2004年以來,學校共有20名教授被上海體育學院、泰國吞武里大學聘請為博士生導師,指導博士研究生共85名。澳門理工大學聘請我校14名教授擔任碩士論文指導教師。
人才培養(yǎng)成績斐然。辦學以來,學校培養(yǎng)各類優(yōu)秀人才近6萬人,包括60多位世界冠軍、60多位副廳級以上高級管理干部等大批高層次人才,如新中國第一位世界冠軍容國團、第一位游泳世界紀錄創(chuàng)造者戚烈云、第一位跳水女子世界冠軍陳肖霞等,為國家體育事業(yè)和教育事業(yè)作出了應有的貢獻。學校近5年共獲國際賽22枚金牌、6枚銀牌、3枚銅牌,全國賽172枚金牌、152枚銀牌、111枚銅牌。在2022年廣東省第十一屆大學生運動會上,我校獲61枚金牌、43枚銀牌、50枚銅牌,分別獲乙組金牌、獎牌、團體總分的第一名,充分展現(xiàn)了領先的競技體育實力。學校堅持以體育人、以體啟智、以體潤德,發(fā)揮思政課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,持續(xù)推進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進教材、進課堂、進頭腦;同時構建起“X+N+1”即“專業(yè)底色+課程特色+容國團精神”課程思政體系,取得了豐碩成果。
科研工作穩(wěn)步推進。學校擁有廣東省運動與健康重點實驗室、國家體育總局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、國家體育總局運動技戰(zhàn)術診斷與機能評定重點實驗室、廣東省運動輔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部級科研平臺5個(含參與1個)、省高校重點科研平臺10個;擁有省高??蒲袆?chuàng)新團隊10個;同時建有國家體育科普基地“廣州體育學院體能與健康促進科普基地”、廣東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“廣東省兒童青少年運動與健康促進科普基地”等6個省部級以上科普基地。2018年以來,學校共主持各類科研項目1080項,其中國家級項目32項、省部級項目138項,獲得包括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、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(yōu)秀成果二等獎在內的7項省部級科研獎勵。學校科技處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“2021年全國體育事業(yè)突出貢獻獎”。
服務社會成效顯著。學校積極服務體育強國、健康中國國家戰(zhàn)略,依托廣東省運動與健康重點實驗室,以及珠江學者團隊、“特支計劃”教學名師團隊、廣東省體育產業(yè)高端智庫創(chuàng)新團隊、粵港澳運動與健康創(chuàng)新團隊等四大智庫,承擔多項國家體育總局重大、重點決策咨詢項目,10余項奧運科技攻關與服務項目,選派一批優(yōu)秀科研人員到女子曲棍球、羽毛球、柔道、摔跤、女子鏈球、女子水球、擊劍、射擊(*)等 10 多個項目國家隊開展奧運科技攻關與服務。因貢獻突出,學校曾獲得“奧運科技攻關先進集體”稱號。學校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(qū)建設,牽頭成立粵港澳大灣區(qū)體育教育與發(fā)展聯(lián)盟,成功舉辦兩屆粵港澳大灣區(qū)學生體育節(jié),傳播運動與健康資訊和嶺南體育文化,引領行業(yè)、影響廣泛。目前正在籌建粵港澳大灣區(qū)高校首家面向公眾開放的體育醫(yī)院,集臨床、教學與科研為一體,打造大灣區(qū)體醫(yī)融合的標桿。
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開展。學校積極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,分別與美國、英國、法國、加拿大等20個多國家和地區(qū)30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。學校連續(xù)6年舉辦廣州運動與健康國際學術研討會、“運動輔具與健康促進”國際學術會議。學校與美國西密西根大學構建博士研究生聯(lián)合培養(yǎng)體系,與英國阿伯泰大學合作開展本科2+2學分互認雙學位項目,與英國威爾士三一圣大衛(wèi)大學開展碩士1+1+1聯(lián)合培養(yǎng)項目。學校不斷加強體育文化交流,有一大批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體育專業(yè)教師受國家委派出國援外,傳播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主動服務融入“一帶一路”倡議。近年來,學校招收留學生、港澳臺生和交流生300多名。每年有30多名教師出國(境)參加學術會議、科研合作、訪問研修,100多名學生參加國(境)外學習、實習、比賽等交流項目。
在未來發(fā)展中,廣州體育學院將高舉*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,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踐行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初心使命,以建設“國際知名、國內一流、特色鮮明的體育大學”為目標,弘揚嶺南體育文化,致力于運動與健康研究和實踐,服務粵港澳大灣區(qū)國家戰(zhàn)略,服務國家體育發(fā)展戰(zhàn)略和人類健康事業(yè),為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、創(chuàng)造新的輝煌貢獻廣體力量,為建設體育強國、教育強國、健康中國而埋頭苦干、勇毅前行!
以上就是2023廣州體育學院在北京高考專業(yè)招生計劃人數(shù)一覽全部內容,更多相關信息,敬請關注大學路。
近日,浙江省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,就浙江如何進一步深化完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作了相關介紹。具體措施有
2020年12月24日 22:31近日,浙江省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,就浙江如何進一步深化完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作了相關介紹。具體措施有
2020年12月25日 09:14近日,浙江省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,就浙江如何進一步深化完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作了相關介紹。具體措施有
2021年01月05日 22:05近日,浙江省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,就浙江如何進一步深化完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作了相關介紹。具體措施有
2021年01月05日 22:33近日,浙江省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,就浙江如何進一步深化完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作了相關介紹。具體措施有
2021年01月06日 22:01近日,浙江省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,就浙江如何進一步深化完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作了相關介紹。具體措施有
2021年01月06日 22:35近日,浙江省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,就浙江如何進一步深化完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作了相關介紹。具體措施有
2021年01月07日 21:55近日,浙江省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,就浙江如何進一步深化完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作了相關介紹。具體措施有
2021年01月07日 22:25近日,浙江省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,就浙江如何進一步深化完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作了相關介紹。具體措施有
2021年01月08日 21:56近日,浙江省政府召開新聞通氣會,就浙江如何進一步深化完善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工作作了相關介紹。具體措施有
2021年01月08日 22:32教育部: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(yōu)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
時間: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: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,把好教師入口關
時間: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: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、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
時間: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: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,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,要依法追究責任
時間: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: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.8%
時間:2024年11月12日2020年瀘州高考志愿填報時間,瀘州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
時間:2024年06月25日2020年德陽高考志愿填報時間,德陽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
時間:2024年06月25日2020年綿陽高考志愿填報時間,綿陽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
時間:2024年06月25日2020年廣元高考志愿填報時間,廣元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
時間:2024年06月25日2020年遂寧高考志愿填報時間,遂寧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
時間:2024年06月25日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. 版權所有
警告: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